豬鉤端螺旋體病是由致病性鉤端螺旋體引起的一種人獸共患傳染病,臨診表現形式多樣化,大多呈隱性感染,少數急性病例表現發熱,血紅蛋白尿,神經系統病變,如貧血、水腫、流產、黃疸、出血、皮膚和粘膜壞死等特征,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是以夏秋為流行高峰季節。
1:亞臨床型
這是大多數豬所表現的形式,主要是育肥豬,不表現臨床癥狀,成為鉤體攜帶著,豬群感染率介于30~70%之間。
2:急性型
主要見于仔豬、潛伏期1~2周,臨床表現為突然發病,體溫升高40度,病豬精神沉郁、厭食、腹瀉、黃疸、震顫,有的出現血尿,病死率50%以上。
3:亞急性與慢性型
本型主要損害生殖系統為特征。母豬表現為發熱無乳,個別病例有乳腺炎,懷孕不足4~5周的母豬在感染4~7天后流產、死產,母豬流產率可達70%以上,懷孕后期的母豬感染則產出弱仔,這些仔豬不能站立,移動時呈游泳狀,不會吃乳、經1~2天既死亡,死胎中有木乃伊化胎,器官均有不同程度的蒼自、黃疸,死胎常出現自溶的現象。
急性型的往往成敗血癥的變化,如全身黃疸、各器官、組織廣泛性出血、皮膚、結膜、腎臟、肝臟及膀胱等組識黃染,淋巴結腫大、出血。
1:殺滅蚊蟲、老癙,因為它們都是傳染源和帶菌體。
2:治療本病的首選藥物是(土霉素和四環素)類藥物。
【本文標簽】 豬鉤端螺旋體病癥狀 豬鉤端螺旋體病防治方法 晨源生物
【責任編輯】版權所有
全國服務熱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