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我們養豬人來說,藍耳病并不陌生,因為豬藍耳病是一種比較難纏的豬病,對豬場造成的危害也是非常的大,因此藍耳病發生對于豬和養殖戶來說都是一種折磨。藍耳病有一定的感染性,發病前養殖戶如果沒有發現的話很容易造成群體性感染,所以對于豬藍耳病很多養殖戶都很重視。另外藍耳病是一種高度接觸性傳染病,會造成機體免疫抑制,使發病豬免疫力下降,增加治療難度。所以養殖戶一提到藍耳病就直直搖頭,不知如何去更好的防控?
藍耳病可以感染任何用途、品種和年齡的豬,尤其是以1 月齡的仔豬和妊娠母豬最容易感染,這個疾病對仔豬的危害是非常的大。該病的主要傳染源為帶菌豬和已病豬,也包括其污染物等。被感染豬主要是通過唾液、接觸以及空氣傳播,也可通過精液、乳汁等縱向傳播。該病發病呈明顯的季節性,每年6—9月的高溫季節,因為受到高溫應激的影響,育肥豬的發病率較高,冬季對母豬和仔豬有較大危害,因此,冬季要注重懷孕母豬和仔豬的保暖工作。
該病的發病原因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由外來因素引起的,另外一種是由豬場自身飼養不當誘發的。外來因素多是因為新引進的外來種豬攜帶有病毒引起,有些也是因為附近的豬場出現了藍耳病而通過空氣傳染到了自己的豬場。自身飼養的因素多是由于衛生和溫度引起,也就是說如果種豬或者豬場攜帶有豬藍耳病病毒,但是處于潛伏期,這時飼養管理、衛生消毒不到位就會引起豬藍耳病病毒的繁殖,從而使機體發病,也有可能是溫度變化過大刺激到了病毒從而導致豬群發病。
1.母豬:表現發熱、不吃食,精神不好、昏睡,出現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咳嗽。妊娠后期的母豬還會表現流產、產死胎、弱仔或早產的情況。母豬產后無乳,少數病豬會出現耳朵發紫、皮下出現血斑。甚至個別的母豬會見到神經麻痹等癥狀。
2. 育成豬:表現雙眼腫脹、結膜炎,有眼屎或膿性分泌物,并出現呼吸困難,耳尖發紫、精神不好昏睡等一系列癥狀。公豬感染后會表現出咳嗽、精神不好、食欲差、呼吸急促,暫時性精液減少和活力下降等問題。
3.仔豬:以1月齡內仔豬最易感染發病。發病的豬體溫可達40度以上,表現呼吸困難,有時腹式呼吸,采食量減少甚至不吃食,后肢麻痹,共濟失調,眼瞼水腫,死亡率高達80%。
1. 注意保證豬舍環境干燥、清潔, 定期對豬舍地面、墻面及設備設施等進行消毒處理,避免滋生細菌。
2. 做好飼養管理,豬舍注意通風,減少舍內有害氣體的生成。
3. 針對疾病抵抗力較差的妊娠母豬和仔豬等豬群,要有單獨的圈舍飼養,并且要做好隔離工作,同時飼喂的飼料必須要做到保質保量、營養均衡。
4. 做好豬舍封閉管理工作,減少外來人員的進出,對外來用具和車輛要進行消毒處理,引進種豬時一定要嚴格檢疫,防止外來豬攜帶病毒,針對引進的豬群一般要隔離觀察3-5周,再次檢測安全后才可與本豬場豬群接觸。
5. 平時豬群可以用“雙抗王+諸鈞安”拌料預防保健,減少豬群藍耳病的發生。
免責申明:本微信訂閱號所發圖片來自互聯網收集,主要用于供給大家學習、交流。我們尊重原創作者和單位,支持正版。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權益,請直接留言或電話聯系我們,立刻刪除!
全國服務熱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