雛鵝養殖有技巧,前幾天為大家分享了1-3天小雛鵝的養殖技術,沒看過的朋友點擊“小雛鵝傷亡率高?看看大養殖廠如何飼養1-3天小雛鵝”查看,接下來晨源生物專業老師繼續分享大養殖場在雛鵝入場后的4-7天是如何飼養的及管理注意事項。
第四天:小鵝飼養預防瘸腿
第四天開始就要特別關注小鵝群的狀態,每天加料的時候,一定要挑出行動遲緩、精神不佳、肛門周圍臟、大肚子的雛鵝,挑選出來后單獨飼養,供給充足的飲水和飼料,同時淘汰大肚子的雛鵝。
1、有些鵝雛出現腿瘸的情況是什么原因呢?
這個情況主要是發生在雛禽階段,引起的因素主要是網格過大導致雛鵝蹲伏的時候跗關節卡到網格里沒有及時發現,有些腳掌掉入網格卡住導致鵝蹼關節腫脹。
地面平養的情況應注意勤換墊料,隨著日齡增加飲水量和吃料量增加,容易導致地面潮濕或溫度過高飲水量增加、雛鵝玩水導致地面墊料潮濕,也能引起腿部疾病的發生,因此要注意舍內環境的管控才是最根本的點。
第五天:注意通風,避免有害氣體超標
這個日齡一定要注意下舍內有害氣體特別是氨氣味、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超標導致機體發生疾病,因此大家要注意下,同時應注意下后半夜的溫度、濕度、通風問題。
因為在三者間的溫度、濕度不協調就會導致雛鵝聚堆死亡或發生疾病,所以要做到溫度要均勻、恒定,濕度要維持在65%,不要過高。
晚上溫度要比白天溫度高1--3℃,這樣有利于后半夜保溫或通風排濕的問題。
在雛鵝階段謹記:溫度、濕度、通風的協調性,保持舍內通風良好、濕度維持在合理范圍內雛鵝得環境好才能更好的生長發育。因此管理是根本。
第六天:控料及群體免疫注意事項
本階段進行小鵝瘟疫苗和副粘疫苗的免疫,溫度可適當升高1-2℃。飲水中加入舒美健防止疫苗應激。免疫過程中抓鵝雛要輕拿輕放,避免積壓導致雛鵝死亡。
小鵝瘟抗體頸部皮下注射、副粘疫苗胸部肌肉注射,切勿注射腿部,由于腿部肌肉不太豐滿,如果注射不好容易出現瘸腿。
該階段盡量讓雛鵝吃完料桶中的飼料,一方面防止料筒中飼料積壓導致的飼料結塊發霉,同時也利于促進雛鵝的食欲和活動量增加,促進新陳代謝。
但不建議實施控料,很多地區為了防止痛風的發生而控料,這種辦法是不可取的,當你控完料后,當添加飼料后就會出現爭搶飼料,痛風該發生還發生。
由于蛋白沒有降低,即使降低了由于大的吃的更多,小的落到最后出現大小不均的情況。因此除非在育成期、后備種鵝階段可實施,不建議雛鵝控料。
第七天:溫濕度及環境控制要點
隨著鵝雛的發育,飲水量、吃料量、排糞量增加濕度會變大,因此要時刻把握好濕度不得超過65%。溫度最低不低于28°。
同時溫度應以鵝雛大群狀態而定,溫度計只能做為參考要學會“因雛施溫”。
1、雛鵝背部羽毛沒有了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1、異食癖導致這種情況可在網床上綁些紅色的布條來誘導雛鵝。
2、缺乏微量元素,可使用適量鹽在中午天熱的時候,使用噴霧器噴霧,噴霧器頭向上或飼料中加入適量0.02%--0.03%食用鹽使用兩天即可。
3、通風不良導致鵝舍悶熱,煩躁不安這種情況應加強通風。
4、疾病因素也可導致比如痛風引起叨毛、背部無毛皮膚發紅。因此在雛鵝階段更加注意。
2、為什么要清理水線、料槽?
水線料槽如果長時間不進行清理,我們用手觸摸水管粘粘的有些可見發黑或有綠色苔蘚,這都有利于細菌的滋生而引起疾病的發生,料桶我們長時間不清理就容易出現飼料粘在料桶上時間過久就容易引起霉菌感染或引起細菌超標導致胃腸道疾病的發生。
以上就是4-7天小雛鵝養殖管理中所有的注意事項,晨源生物12年專注致力于中國綠色健康養殖,服務了20萬余家客戶,如果您想更詳細了解雛鵝養殖的知識或者在養殖中遇到了問題,馬上撥打頁面電話或聯系在線客服,免費預約專家老師,一次咨詢終身免費咨詢!
現晨源生物面向全國誠招獸藥代理商,晨源生物產品系列包含豬、牛羊、禽、水產等動保產品,如果您想找獸藥生產廠家、獸藥批發廠家,歡迎來電洽談,也可直接留言,會有服務人員與您聯系。
全國服務熱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