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春后,小龍蝦小苗和親蝦會大量出洞到池中覓食。隨著池水溫度的逐步回升和親蝦攝食后營養的增加,仔蝦已開始散落到池中自由生活,池塘水體中養殖密度也迅速增大。因此,在春季小龍蝦苗種培育過程中應強化管理,今天晨源生物水產養殖專家就春季小龍蝦養殖中需要注意的四個管理事項給予分析,確保全年小龍蝦養殖有一個良好的開局。
一、投喂管理
小龍蝦食性雜,對植物性和動物性餌料均能攝取,當池水溫度達到10℃以上,小龍蝦就開始覓食,而且比較貪食。親蝦在度過一個缺乏食物營養的冬季之后,需要攝食大量的食物來補充營養來育肥,幼蝦的生長發育也需要攝食大量的餌料。在初春如不及早投餌,極易造成親蝦體質衰弱,引發相互攻擊現象的發生。因此,在春季投喂管理中要做好以下兩個方面:
1.確保餌料質量。
初春時節越冬蝦體質相對較弱,通常應投喂蛋白含量較高的配合飼料,適當搭配一些鮮活小雜魚、螺螄等,以提高親蝦的豐滿度,滿足幼蝦發育生長的需要,提高成活率。
2.科學合理投喂。
初春時節水溫相對較低,小龍蝦吃食量較少。因此,投喂要科學,在投餌量的把握上要做到合理、適度,一般日投喂2次,早、晚各投喂1次,晴天多投喂,陰雨天少投喂,投喂量掌握在2小時吃完無殘餌為宜,此外,可在池塘內增投一些麩皮、豆粕等供幼蝦攝食。
二、水質管理
1.水位調控
經過一個冬季的枯水期,養殖池塘的水位都降得很低,隨著氣溫的升高,大量親蝦攜帶著幼蝦出洞,此時應注意兩個方面的問題:
(1)池塘水位低養殖水體小,空間受限,極易引起小龍蝦的相互爭奪空間資源、食物等。
(2)初春時季,天氣變化無常,晝夜溫差較大,如果遇北方強冷空氣南下,氣溫還會驟降,對幼蝦的影響較大,嚴重時會造成批量死亡。因此,要嚴防冷空氣來襲,應適度抬高養殖池塘水位,以保持水溫的相對穩定。
2.水質調控
初春時節水質清瘦,池水中生物餌料不足,應提早施肥,以培育輪蟲、足類、枝角類等餌料生物,為小龍蝦提供充足的天然餌料。
對幼蝦而言,浮游生物是優質天然餌料,池中浮游生物充足,可加速幼蝦的發育生長,提高成活率;同時,隨著水溫的升高,清瘦的水體易暴發絲狀藻類,尤其是新挖塘口,絲狀藻類的發生率很高,通過投施基肥,提高養殖水體的肥度,能有效地抑制絲狀藻類的發生。
在小龍蝦養殖池塘,通常施肥水動力源,一次施足。投施肥水動力源,肥效長,對親蝦和幼蝦的生長都無影響。小龍蝦苗種培育期間,應保持水質清新,適當潑灑生石灰,不僅可調節pH值,而且還可以增加池水中鈣離子的含量,以滿足幼蝦蛻殼發育生長的需求。
三、水草養護管理
俗話說得好,“要想養好蝦,必須養好草”。補栽和養護好水草是小龍蝦苗種培育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是一項不可缺少的技術措施。其主要作用有:
1.水草是小龍蝦喜食的植物性餌料,水草還可以繁衍出小魚、螺螄、昆蟲等動物性餌料供小龍蝦攝食,可以節約飼料成本,減少病害的發生,提高養殖經濟效益。
2.水草可為小龍蝦棲息、蛻殼提供隱蔽場所,以防被敵害發現,并減少相互殘殺。
3.水草能通過光合作用增加水中含氧量,并可吸收水體中的有機質,防止水質富營養化,起到凈化水質的作用,為小龍蝦創造一個優良的生長環境。
4.在氣溫較高時,水草能起到為小龍蝦遮蔭降溫作用。因此,在初春時節,要加強飼料的投喂,以盡量減少小龍蝦對水草嫩芽的破壞,適度施肥,確保水草萌芽快速生長。
四、疾病預防
水產疾病處理程序是“預防為主、治療為輔”。不管你的養殖環境有多好,天然餌料有多豐富,龍蝦仍然有生病的可能,就像人類一樣,你居住生活的環境非常好,但依然會出現傷風感冒之事,所以平時我們也要預防疾病,比如加強身體鍛煉,戶外走走,吃一些對身體有益的保健品,以提高身體免疫力。
但龍蝦不能像人一樣,生病可以打針,一旦那只蝦生病,它是不可能進食,也不能給它打針輸液。所以平時預防為先,而不是治療為主。那怎樣預防呢?
首先:必須給要為龍蝦創造一個天然的好環境,就是前面談到的三大點。其次:定期內服保肝護肝的飼料添加劑(肝膽美通+漁美安),以此來提高蝦的免疫力,預防腸炎、蛻殼不暢、肝胰腺疾病等營養性疾病。選用的藥一般有中藥、免疫多糖等天然物質,一定不是抗生素,否則又進入魚病的防治怪圈,越治越死,最后無藥可救,還可能導致食品安全事故,給行業帶來災難性的打擊。
晨源生物-永遠只做真產品!12年專注致力于中國綠色健康養殖,服務了20萬余家客戶,如果您想更詳細了解小龍蝦養殖知識,馬上撥打頁面電話或聯系在線客服,免費預約專家老師,一次咨詢終身免費咨詢!
全國服務熱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