瘤胃臌氣是指瘤胃、網胃內容物急劇發酵產生大量氣體,并由于噯氣機能障礙,使瘤胃內壓過度升高,臨床以瘤胃、網胃過度膨脹為特征的瘤胃消化機能紊亂性疾病。瘤胃內的氣體,有的只是單純性氣體積聚在固形物的間隙,有的由其中的小型泡沫化氣體與液體以及固形物混合在一起。
前者稱為單純性或非泡沫性瘤胃臌氣。后者稱為泡沫性瘤胃臌氣。
病因
1、飼喂過量或采食大量易于發酵產氣的牧草。
如含水分過多的開花前的幼嫩豆科牧草,尤其是苜蓿、紫花苜蓿和三葉草等。
2、瘤胃內氣體的排出障礙。
因為瘤胃過度膨滿壓迫胃壁血管,使吸收減少和噯氣生理反射機能受到抑制,另一方面是由于食道狹窄或梗塞,創傷性網胃炎,腹膜炎等致使迷走神經,尤其是背支損傷,影響瘤胃蠕動,并使固有反芻、噯氣反射機能紊亂,出現反復性瘤胃臌氣。
誘導發病的因素
1、飼料突然改變
由干草改飼多汁青綠飼料,尤其是霜害、枯萎、發酵變質的草、料,使所產生氣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急劇増多。
2、飼喂粗飼料不足而糖、鈣、鎂和氮含量過高的牧草,易產生大量氣體,使之發生瘤胃臌氣。
3、消化器官機能紊亂、長途運輸、產后癱瘓等皆能使瘤胃蠕動機減弱,導致消化不良性瘤胃臌氣。
癥狀
通常在采食后
2~3小時突然發病,腹圍膨大,左肷部臌起、幾乎與腰椎橫突齊平。伴隨病情的發展、膨脹瘤胃對隔肌的壓迫逐漸增強,出現伸頸吐舌、張口呼吸,呼吸加快,從口角流出大量唾液等癥狀,同時病牛出現興奮不安和腹痛癥狀,如起臥、踢腹等異常姿勢和行為。食欲廢絕,反芻和噯氣機能喪失。黏膜潮紅發紺或淡紫,瘤胃蠕動由暫時性増強,進而減弱乃至消失。瘤胃叩診呈鼓音,但泡沫性瘤胃臌氣時叩診鼓音不明顯,往往在聽診時能聽到氣泡破裂音。心搏增快(每分鐘在 100~120次)。大出汗,步態蹣跚,在發病后 3~4 個小時內可陷入虛脫而死亡。
病理變化
可見上呼吸道黏膜充血、出血,瘤胃內泡沫性氣體,隨死亡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減少,瘤胃黏膜充血,有時可見出血斑,上皮剝脫,繼發膈肌破裂的病牛,可見到皮下氣腫等特征性病變。
治療
1、排出瘤胃內己產生的氣體。除對急性瘤胃臌氣病牛,立即用套管穿剌針進行瘤胃穿刺放氣,還可從口腔送入胃導管,使氣體通過胃導管從瘤胃排出。若泡沫性瘤胃臌氣或伴發高度呼吸困難的病牛,要果斷施行瘤胃切開手術,取出其中大部分內容物后,再移植健康牛的瘤胃液,效果較好。
2、制止氣體繼續產生的藥物療法。單純性瘤胃臌氣的病牛,可投服制酵劑,如植物油,稀鹽酸等便可治愈。泡沬性臌氣的病牛,宜投服消泡劑,如甲基硅油(消泡片30 ~60 片),可達到消泡制酵的目的。慢性的牛臌氣,可使用(酒石酸銻鉀2 - 3克)與(硫酸鎂300 ~ 500 克)加適量水,經口投服。
預防
(舒牛)長期使用,可有效預防各種有害氣體所引起的牛脹氣,臌氣。
全國服務熱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