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是由牛病毒性腹瀉病毒引起牛的一種傳染病,主要表現為黏膜發炎,糜爛、壞死、腹瀉以及流產死胎等。
本病可以感染各類品種的牛,羊、豬、鹿等,本病主要經過消化道感染,(污染的飼料、飲水)經消化道感染,也可經飛沫感染,也可通過胎盤垂直傳播,本病主要發生在冬春兩季,犢牛死亡率高。
臨床癥狀及病變:
潛伏期為5一7天,發病初期表現為呼吸道癥狀,流鼻涕、咳嗽、呼吸困難,囗腔黏膜發生糜爛或潰瘍,腹瀉、糞便為稀糞呈水樣,后期帶有黏膜和血液,孕牛可發生流產,有的出現趾間皮膚潰爛等
。
防治:
1:免疫黏膜病滅活苗來預防本病
2:治療原則是止瀉、防脫水、防細菌繼發感染,可使用(銀黃血清)十(痢霸)分針注射
對本病有一定的效果。
全國服務熱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