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中地區4月是黃顙魚第一個“黃金生長月”。但是,進入
4月也邁入養殖疾病高發期。該階段,晝夜溫差變大,池塘水質老化,底質惡化,池塘容易泛底。往往出現倒藻、氨氮亞鹽飆升、出血病、爛皮病、車輪蟲等養殖問題,嚴重影響投喂和魚體消化吸收。投喂上不去、發病給養殖帶來嚴重的損失。
4月預防方案如下:
前期可根據水位加減水一次:因季節變化藻類出現更替,注意晴天早上加水
陣雨過后立體消毒預防疾病:
1、復合碘(水體消毒),2、強生源(改底)
注:出現出血病的池塘,可選擇潑灑漁美安、快速恢復魚體的藥物。
穩水、穩投喂:因該階段藻類容易出現轉水現象:1、解毒, 2、改底補菌 注意增氧
肥水:水質變化過大,水質容易變瘦,適當追肥補肥,又可側面預防小瓜蟲,建議選擇肥水動力源
5
月前期預防方案如下:
1、解毒抗應激:存塘量大的塘,天氣突變前1-2小時,可解毒抗應激(激蕩)一次,保障吃料防治病害
2、增氧改底,建議每7-10天改底一次,化學與生物改底交替使用,如強生源、底源黑克。增加底部溶氧量,改善底部環境,并堅持加開、早開增氧機,維持水體溶氧量,防病穩投喂。
3、控制亞鹽:每7-10天補菌一次,可選擇乳動力或者復合菌,亞鹽偏高可選擇二氧化氯每畝加
1公斤顆粒氧,可有效降解預防亞鹽偏高。穩定水質,減少天氣帶來的應激性疾病,促食防病
4、 內服
(1)肝膽美通+黃芪精華,內服5-7 天,每月2-3次,保肝護膽,增強免疫力,防治內在疾病發生
(2)突發天氣可內服肝膽美通+腸動力,預防出血和腸炎
5、寄生蟲病
進入4月后,根據天氣、水溫變化,黃顙魚是比較容易感染車輪蟲的,因為該季節非常適應車輪蟲的生長繁殖。每年黃顙魚受到車輪蟲病很大損失,建議每7
天鏡檢一次,以免車輪蟲感染。預防:肥水動力源加乳動力。
全國服務熱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