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圓環病如此難纏?】
豬圓環病毒在全球范圍內已成為影響養豬業最常見的病原之一,其破壞豬群免疫系統,引發高度的免疫抑制,混合或繼發其他病毒和細菌感染,臨床癥狀表現多樣性,給養豬業造成了重大損失。隨著豬場防疫意識的提高,豬圓環疫苗的免疫率已大幅提高,但一個現實問題是很多豬場選擇圓環疫苗免疫后,并沒有獲得生產效益的提升,甚至爆發圓環病毒病,到底什么原因導致這些現象的出現?
一、不同亞型之間混合感染增加,導致致病力增強
目前在我國PCV2a和PCV2b混合感染增多,病毒致病力增強,導致疫苗免疫失敗時有發生;免疫失敗豬只肺臟病理變化呈現由傳統的橡皮肺,變為肺水腫;出現這種變化的同時,豬群發病日齡推遲,原來由保育群多發推遲到100日齡育肥群發病,對疫苗的免疫效力及免疫持續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疫苗質量決定免疫效果】
國內首個豬圓環病毒滅活疫苗問世至今,目前已有超過30余家圓環疫苗產品先后上市,根據其生產方式和技術路線不同可分為基因工程亞單位疫苗和全病毒滅活疫苗,如此大量產品的上市,給用戶提供了更多產品選擇的同時,如何科學選擇圓環疫苗,成了一個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忽視豬群健康狀態】
良好的疫苗免疫效果必須依靠豬群的健康狀態做基礎。當前豬病多發,部分豬群處于多病原隱性感染下的亞健康狀態,疾病或其他因素致使豬群的免疫力低下進而導致免疫失敗的案例屢見不鮮,如藍耳病的爆發、霉菌毒素蓄積、藥物過量使用等。同時,豬場基礎建設及飼養流程不合理,通風不暢,生物安全體系缺失等也會影響豬群免疫狀態。另外,飼料營養不均衡,無法滿足豬群快速生長需要,導致健康狀態不佳,出現免疫功能障礙。豬瘟、偽狂犬、豬藍耳病等重大病毒性疫病的疫苗免疫失敗或免疫不合理,造成豬群易感而隱性帶毒或發病,進而影響圓環疫苗的免疫效果。
針對豬圓環病毒病,母仔共免是預防圓環病毒病感染的最理想方式,若僅免仔豬,不免母豬,易導致母豬群的免疫抑制或反復感染,并降低仔豬的免疫效果;若僅免母豬,不免仔豬,由于母源抗體的持續時間有限,后期豬群易感染圓環病毒而導致斷奶仔豬多系統衰竭綜合征、呼吸道綜合征等臨床癥狀。
【圓環病的核心特點是什么?】
主要發生在5~16周齡的豬,最常見于6~8周齡的豬,極少感染乳豬。一般于斷奶后2~3天或1周開始發病,急性發病豬群中,病死率可達10%,耐過豬后期發育明顯受阻。這個病發病率最高的是斷奶仔豬,臨床上主要表現有斷奶仔豬多系統衰竭綜合癥、皮炎腎病綜合征、繁殖障礙性疾病。3、繁殖障礙性疾病主要發生于妊娠母豬。感染圓環病毒后,病毒會通過胎盤感染胎豬,造成母豬流產、產死胎、弱仔等;如果妊娠后期感染圓環病毒,可能會引起新生仔豬先天性的震顫,常見仔豬生下來不一會群發性的不同程度的跳動,造成仔豬無法吃到母乳。
【如何有效的預防圓環疾病的發生?】
1、生物安全:全進全出,做好飼料的防霉脫霉,保證飼料的營養和充足的飲水,加強管理,注意好溫度、濕度、密度和通風。一周2次用高效的消液進行消毒(一般消毒劑很難殺滅圓環病毒)。
【本文標簽】 豬場、維生素c、豬場、豬圓環病毒、仔豬、保育豬、母豬
【責任編輯】韓老師版權所有
全國服務熱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