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山羊產奶量的高低主要取決于乳房的發育狀況,乳房是奶山羊泌乳的重要器官。因此,對奶山羊進行科學的飼養和管理,促使乳房發育,對提高產奶量至關重要。
1、選擇優良品種
優良品種是養羊獲得高效益的重中之重。應選養體質健壯、繁殖率高、乳房發育好且乳頭孔垂直勻稱、產奶量高的良種羊。如:莎能奶山羊、關中奶山羊、嶗山奶山羊。
2、抓好青年母羊的培育
4-10月齡的羊為青年羊,這一階段是羊體況、骨骼和各種組織器官的旺盛生長期,羊體內物質代謝極其旺盛,生長發育快。日糧應以青、粗飼料為主,精飼料為輔,這樣不僅降低飼料成本,而且培育出來的羊體格健壯,采食量大,乳房發育好,終生產奶多,且繁殖率高,利用年限長。而以精飼料為主培育出來的羊,體格粗短,體質衰弱,乳房過多地沉積脂肪,影響乳腺分泌機能,產奶量小,終生產奶低。
3、配前優飼
母羊配種時體重大,配種受胎和產羔率也高,乳房發育好,產奶量高。體重小,配種受胎及產羔率也低,乳房發育差,產奶量少。為此,在精心培育青年母羊的基礎上,配種前1個月還要進行短期優飼,飼喂優質豆科牧草,每只羊每日補喂精料400-500克,其中玉米40%,麩皮35%,黃豆20%,骨粉3%,食鹽1%,小蘇打1%,以催膘增重,為提高奶山羊的配種受胎和產羔率、促使乳房發育和產奶量上升打好基礎。
4、妊娠后期母羊由于初生重的 90%是在妊娠后期增長的,因此,母羊妊娠后期,添加益能鈣和生玉王,保證母羊妊娠后期的鈣的需求,維生素 E 的需求,使胎兒正 常的生長發育,增強胎兒的骨骼鈣的吸收,預防軟骨病的發生,預防羔羊白肌病的發生。分娩前一個月停止擠奶,做干奶處理,可選用乳頭注乳干奶藥,預防乳房炎的發生。同時調節營養增加干物質的采食,多喂一些優質干草。保證母羊體況恢復,為分娩提供營養物質蓄積儲存。為產后更好的泌乳提供營養需求。
5、產后母羊
可在母羊產后灌服奶溢佳 100g+生玉王 100g+益能鈣 100g 加溫水 20-30 升,可提早讓母羊體況恢復,處進泌乳量,提高犢牛成活率。可提早讓母羊發情。
6、初乳的保存
母羊產后,初乳擠出來后羔羊灌服初乳,量為體重的10%。用不了的初奶可以放回冰箱冷藏保存,等下次解凍使用,母羊產后二次擠奶就可以做為商品奶出售。
7、擠奶次數
增加擠奶次數改每日擠奶為2-3次,可改善乳腺的代謝機能,促進乳腺產乳和排乳的新陳代謝過程,激活、加快乳腺的分泌,促進乳房發育和產奶量的上升。
8、飼喂TMR全混合日糧
所謂全混合日糧(TMR)是一種將粗料、精料、礦物質、維生素和其它添加劑充分混合,能夠提供足夠的營養以滿足奶羊需要的飼養技術。TMR 技術將粗飼料切短后再與精料混合,這樣物料在物理空間上產生了互補作用,從而增加了奶羊干物質的采食量。【本文標簽】 羔羊、羊病、獸病
【責任編輯】韓老師版權所有
全國服務熱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