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朋友在養殖鵝,但是養殖知識又比較少,而養殖鵝的關鍵是雛鵝的養殖,特別是雛鵝前10天的飼養管理技術,那么如何提高雛鵝成活率?雛鵝階段遇到那些問題?今天李老師帶大家一起學習。
育雛期雛鵝提高成活率的關鍵所在主要是提高成活率為先決條件,這就需要我們把握好環境管理,而環境管理主要是把握好三原則“溫度、濕度、通風”的協調性,因為在當下我們的養殖環境受限往往在濕度上出現問題比較多,濕度大引起弱雛、感染細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發生。
二、如何解決雛鵝階段遇到的問題?
當下對雛鵝危害最大的是痛風問題,痛風的發生主要是受環境和病毒性因素的影響,鵝的生理特點本身就是耐粗飼,而我們目前的飼料采取的是雞料、豬料等來代替鵝料,這種情況比較普遍,而蛋白的偏高也是誘導發生痛風的一個因素,一般雞雛的粗蛋白是 19%左右, 而雛鵝蛋白維持在 15%,只要能量夠就不會影響生長需求,因此在雛鵝痛風高發期建議從第三天加入 30%的玉米逐漸的過渡到 50%直到換二號料,在這期間要結合青綠飼料最好,雛鵝痛風高發期主要是集中在5日齡和10多天兩個階段,因此這階段要定期使用痛安進行預防同時提高免疫力和做好環境管控為主。在雛鵝階段濕度管控應注意在冬季進雛前要提前預溫,目的是排出舍內的濕氣和舍內溫度的均衡,這樣避免濕度大引起的弱雛和痛風問題、細菌問題等。始終把握管理是第一位。
三、雛鵝階段疫苗免疫重要嗎?
重要,對于雛鵝來說免疫是最基礎最根本的方式,是保證大群免疫力平穩的根基,如果我們不去做疫苗,雛鵝一遇到環境的變化就容出現病毒性感冒、痛風、漿膜炎等。四、雛鵝疫苗免疫如何更加有效的防控
①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出殼免疫小鵝瘟抗體0.6ml,5日齡或7日齡注射0.5ml新流二聯注射,28日齡新流二聯加強免疫一次注射1.2毫升。以上是關于雛鵝前10天的飼養管理技術的分享,在雛鵝的整個階段我們應時刻緊盯管理和疫苗免疫,切實做好防重于治的原則,切實抓好管理、抓好飼養、抓好免疫。希望以上的分享能夠幫到大家,養殖過程中如有遇到相關問題,歡迎和晨源生物的技術老師聯系。
全國服務熱線